曼眉公(湄公河之家<F11>)餐饮楼在经营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1、沿江开发建设初衷就观赏利用江景,而靠江一面栽种树苗过多过密,影响游客观赏江景。
2、沿江缺乏傣族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设施建设。
3、人气不足,特别是外地游客所来比例不大
4、目前商业营业只有晚上经营,白天没有形成商业氛围,这么好的景区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5、沿街车辆停放影响景观和游人行走。
针对以上不足,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对沿江树苗和种类重新进行修整、移栽亮化江景,方便游客观江。
2、在沿江至少分别在不同段建设3个体现傣族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与澜沧江有关的旅游文化标志物,这样将极大改变目前没有吸引游客人文景区状况,将作为版纳旅游的重要景区,给游客一个了解本地和澜沧江有关的重要历史文化,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也是体现省委、州委把版纳“东南亚傣泰寻根的好地方”具体落点:
第一景标志:依据傣族先民顺湄公河(澜沧江)追猎金马鹿无意发现美丽的景洪坝后就开始定居开垦繁衍到现在的历史传说,在江边建设一个由傣古部落奠长(阿拉翁孙丹)和几名随从一起追猎金马鹿的塑像,塑像一定按傣民间工艺手艺来做,避免以国内其它雷同。
第二景标志:根据泼水节中赛龙舟传说故事塑造艾洪娥赛龙舟雕塑:傣族划龙舟活动源于古代一个除恶扬善的传说故事。大意是说:在古代勐巴拉娜西有一个凶残的国王,当他得知女儿选中一个贫穷后生艾洪娥为婿后,他便设计以赛龙舟为名,企图在赛龙舟时用大船将岩洪娥的龙舟撞翻淹死。比赛那天,国王和其他六个女婿都是大船,突然一起向岩洪娥的小舟撞来,这时岩洪娥凭着自己娴熟划舟技巧和智慧,犹如一条小鱼灵活的在几只大船中间荡来荡去。这时正碰上洪水,几只大船逃避不及,全都沉到江底,岩洪娥获胜了,并当上了国王。人们为纪念这个为民除害的日子,每年第一天作为傣历年,便在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舟比赛。
第三景标志:西双版纳的第一个召片领--帕雅真(勐泐王)雕塑。据历史文献记载,傣历522年(1160),帕雅真入主勐泐(今景洪一带),征服务部,建立勐泐国(亦称景陇金殿国)。帕雅真在位21年,对勐泐接受中央政权领导作出了重大贡献。帕雅真有4个儿子,长子劳忍冷,封食邑勐兰纳(今泰国清迈一带);次子艾崩,封食邑勐效景莱(今缅甸勐皎);三子衣坎冷,封食邑允尖(今老挝万象);四子桑凯冷,继父位为勐泐王,即西双版纳的第二个召片领。他继位时,宋孝宗曾遣使者前来祝贺,使其为勐泐王。
其它景标志也可以依据“澜沧江”傣语翻译就是“百万大象之河”的意思,可以塑雕大象群。
3、沿江街道应该禁止占道停车,统一停放停车场或车位。
曼眉公餐饮楼
2009年10月27日
评论